瞭解綜合損益表的常見項目及財務比率後[可參考:展現企業獲利的一張表:綜合損益表(上)],
接下來就要跟各位說明損益表的觀察重點及幾家處於不同發展狀況之企業所呈現出來的三率(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
4.損益表觀察重點
損益表的內容資訊很多,但我們可以先留意以下幾個重點:
(1)營業收入是否成長:「營業收入」是損益表的第一個項目,要如何觀察之前已有專章為各位做介紹,請參考“企業營運的風向球-營業收入(上)”。
(2)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及稅後純益是否成長:一般會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以避免因季節性因素影響而造成誤判。
(3)三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純益率)整體的趨勢走向:觀察近年來整體的趨勢走向,若上下起伏很大要瞭解變動原因。
(4)不同企業有不一樣的產品組合、商業模式或競爭策略也都不同,且對「營業成本」及「營業費用」認列方式也很可能不同,所以並不容易僅以三率的數值多寡對不同企業進行比較。
(5)純益率代表的是公司業內及業外的綜合表現,若純益率較營業利益率高出很多,很可能該企業是以業外收入為主的企業,要加強業外收益來源的品質分析。
(6)不管是股價或企業營運績效,投資人都喜歡一路向上的企業,但仍要切記,沒有永遠往上的股價也沒有營運永遠一片晴空的企業,不要隨市場情緒或報導給予過高的估價。
(7)財報分析需藉由不同報表間相互比對,無法僅從單一報表就看出優劣,對於不同報表間的比較未來再另撰文說明。
5.損益表財務比率案例
我們以幾個案例來看看,損益表三率在不同發展狀況的企業上所呈現出來的走勢。
首先看到「興泰(1235)」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營益率)、純益率及EPS的圖表:
從營益率的走勢中可以看出,該企業本業經營的不是很理想,從2009~2017年都是負數,且業外盈虧變動很大,對企業整體盈餘影響也相當大。這是因為該企業的金融資產佔整體資產比重很高,雖其主營產品是飼料,但飼料賣得好不好並不是影響這間企業獲利的最大變數,而是要分析其投資在金融資產上的盈虧,對希望能夠穩健獲利的投資人來說就不大適合投資這類企業。
接下來再看看「宏達電(2498)」及「銘異(3060)」這兩間企業,宏達電是手機製造商,而銘異則是傳統硬碟(HDD)零組件的製造商,兩間不同產品的企業,相同的是都處於長期衰退。
「銘異(3060)」因為固態硬碟(SSD)的興起,導致其主產品傳統硬碟(HDD)零組件 發展空間遭受嚴重挑戰,自2014年開始,該企業的三率(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就一路下滑,當然股價也就一蹶不振。
而「宏達電(2498)」曾以高CP值著稱的手機品牌HTC,受到大陸平價手機品牌,如:小米、OPPO及VIVO…等崛起影響,營運節節敗退,三率從2008年開始就一路下滑,而2018年的純益率突然跳升,是因為將旗下的Piexl團隊賣給Google而有大筆業外收益進帳,使當年度轉虧為盈,然而在2019年就再次恢復虧損,這樣的營運表現,當然也導致股價走勢持續長空。
接下來看看好企業的案例:
以豆腐為主要產品的「中華食(4205)」,其自有品牌「中華豆腐」30年來穩坐台灣豆腐的第一品牌,且因為屬於食品業較不受景氣波動影響,品牌價值又具備一定的護城河,三率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反應在公司股價上就呈現穩健走多的走勢。
接下來,看看從台南起家,現為台灣最大美妝生活用品店「寶雅(5904)」的三率走勢圖:
寶雅生活館舒適的空間以及兼顧流行性與多樣化的商品,深受女性消費者喜愛;公司持續將成功的經驗不斷複製及擴點,使版圖持續壯大,對長期投資該企業的股東來說,當然也獲利滿滿。
藉由以上各公司的三率走勢比較,相信大家對於企業營運好壞所應該呈現出來的樣子應該更加清楚了;最後,筆者再為各位做個重點整理加深印象。
重點整理:
1.損益表是由「收入—成本=利潤」,這個恆等式所構成。
2.損益表可看出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獲利結構。
3.損益表相關的財務比率有:「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
4.觀察損益表要注意以下幾點:
(1)營收、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及稅後純益是否成長
(2)三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純益率)整體的趨勢走向
(3)不同企業不易直接以三率的多寡來判斷優劣。
(4)若純益率較營業利益率高出很多,要再分析業外的收益來源及穩定性。
(5)企業過往營運的表現不一定代表未來。
(6)財報分析需透過不同報表間相互比對分析,才能更加客觀。
資料來源:Good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