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要寫這篇文章,是之前到銀行開戶時,碰到行員推銷儲蓄險,說現在利率低,儲蓄險可以鎖住利率又能存錢保本。

這讓我想到之前在雜誌上看的一篇文章,標題是:「保單買房子養孩子滾銀子」,讓我想到應該也很多網友曾經被推銷過儲蓄險,到底儲蓄險是什麼?又適不適合我們購買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篇文章文章連結

網友們可以先讀文章,讀完後也一起想想看這篇文章給自己的感覺是什麼?

一直以來,筆者常跟身旁的朋友提醒:「現在不是資訊缺乏的時代,而是被各種資訊淹沒的時代,所以除了接收資訊以外,更重要的是過濾資訊,才能不被資訊所迷惑。」

看完文章後,我會把文章幾個值得探討的地方節錄下來,網友也可以跟著一同思考:

原文節錄:「保單也是資產的一種,除了保障,也要懂得創造附加價值。而保單的附加價值就是保單貸款。

筆者提醒:使用保單借款的得失容文後再做討論,我們先瞭解一下什麼叫做保單借款;所謂保單借款是指保戶以保單內的「保單價值準備金」(註)為擔保,向保險公司借款,並支付利息;可借金額會稍低於「保單價值準備金」,借款利率則依保單的預定利率有所不同,但一定會較保單的預定利率要高。

註:保戶繳給保險公司的保費扣除保險公司相關成本後,存放在保險公司內的金額,但並非所有保險皆有「保單價值準備金」,傳統壽險及年金保險…等,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但意外險及醫療險是沒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

 

原文節錄:「民國七十八年時,她有一張保單已買了快十年,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約三十萬元,她也把三十萬元都借出來投資股票,結果賺了二十萬元。

筆者提醒:保單借出30萬投資股票賺了20萬,但如是果賠20萬,有其他資金能夠償還嗎?或是只能看著借款金額持續利滾利,而被套牢的股票持續下跌?

 

原文節錄:「她發現,過去股票等投資工具都比保險好,所以一般人對保險沒有興趣,但她覺得保險有穩定的特性,二十年後的保障都看得到,因此才對保險特別有偏好。尤其早期保單預定利率高,保費相對便宜,保單貸款利率又較房貸利率低(利差五%以上),才能讓她以很少的成本,累積許多保單。

筆者提醒:20年前房貸利率動輒8%以上,相較之下保單貸款利率才顯得較低,以現今的利率水準來說,房貸利率皆在2%以下,如果拿以前的儲蓄保單來借款,利率有很大機會高於2%,現在與當時的時空環境已大不相同。

 

原文節錄:「民國七十四年,趁房市低迷,花了八百多萬元,在台北市中山北路買了一棟三層樓的透天厝。當時房貸利率高達一五%,買了以後壓力太大,原本想賣掉,後來靈機一動開始利用保單貸款繳房貸,並把房子重新隔間出租,一路就這樣撐了過來,這棟透天厝價值現在已翻了好幾倍。

筆者提醒:從文章中可以看出故事主角的財富增值主要原因是來自房屋出租,加上剛好碰到臺灣經濟高度成長,使得房屋增值好幾倍,保單貸款僅是一個媒介,如果把文章中「保單貸款」改為「信用貸款」也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而從另一角度來說,如果買房的時機不對、地點不對或剛好買到海砂屋或輻射屋,不但沒有增值反而下跌,即使用「保單貸款」投資也無法達到目前的財富成果。

 

這篇作者僅就自己個人經驗與大家分享,這並無可厚非,但就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使讀者也想比照辦理;

在經過了20年的時間,銀行利率、經濟成長率及房地產市場已與過去大不相同;尤其對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保險規劃應首重保障而非儲蓄

那我們又應該怎麼看待儲蓄險呢?

目前常聽到的「儲蓄險」其實是指「人壽保險」中的「生死合險」,所謂「生死合險」是綜合「生存險」及「死亡險」,也就是當被保險人在特定期間或期滿時生存可領取生存保險金,若不幸身故則可領取身故保險金。

看起來保單的設計蠻周到的,生死都有給付,但也因為這樣「儲蓄+壽險」的設計,所以每期要繳付的金額也較純保障的保險要高。

而為了要拉高儲蓄險的報酬,過往在儲蓄險的設計上也是以重儲蓄而輕保障為主,反而失去了保險的真正作用;因此,金管會也為了抑止這個歪風而規定保險公司應調高保障的比率,連結

而在調高保障比率後,保戶每期所繳保費分配到儲蓄的部分也會降低,未來勢必保價金累積到超過總繳保費的時間會較以前拉長(若保價金低於總繳保費,解約時取回資金將低於總繳保費),也就是儲蓄險在不損失累積所繳保費的解約期會較以往要長。

 

到底投保儲蓄險之前要注意些什麼?又應該如何評估自己適不適合投保呢?提供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儲蓄險報酬率要看內部報酬率(IRR)而非預定利率:業務員在推銷保險時,常將保單的「預定利率」與「定存利率」做比較,但其實這是不合法也不正確的

所謂的「預定利率」是指保險公司將所收保費加以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加上維持保險公司營運及預期支應理賠的費率後,用以折現計算保戶所需繳交的保費,

預定利率相當於保單的折現率,但不等於保戶每期存入資金,於期滿取回資金所能獲得的年報酬率;
若要跟銀行利率比較,以期滿後的內部報酬率(IRR)較為客觀,所謂IRR是指保單扣除保單費用後的真實利率,因為計算相對複雜,公式不詳列在這,且現在有網站可以自動幫各位計算IRR;
例如:
Triple-I提供的試算My83提供的試算

,只要輸入繳費年期、保費、領回時間、期滿領回金額,就可以得到相對應的IRR。
我們以遠雄人壽的美滿富足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為例,計算看看到第10年及第15年的IRR各為多少?

圖1 遠雄人壽的美滿富足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DM.jpg
 

案例中年繳保費是317,100元,計算1%的保費折扣後,實際年繳金額為307,587元,繳費年期及領回時間皆是10年,解約可領回金額是3,142,950元。
分別在網站中輸入數字,就可以得到IRR是0.39%,淨報酬是67,080

圖2 10年IRR.jpg

而以15年計算IRR是1.6%,淨報酬是638,307

圖3 15年IRR.jpg​​​​​

2. 中途解約風險:有的人說存不了錢的「月光族」可以購買儲蓄險強迫儲蓄,我覺得這句話不完全對,因為入不敷出有許多原因,可以參考之前的一篇文章:理工宅宅們必看財富公式
如果是因收入少扣除基本開銷已所剩無幾的月光族,主要應先提升收入,而非多保一個儲蓄險使自己更快陷入財務困境,況且儲蓄險若提前解約,將損失一筆不小的解約金;
我們從試算網站中可看到,假設提前在第3年第5年贖回,則各損失398,973元395,272元,而IRR分別是-25.76%-9.74%

圖4 IRR 3年.jpg

圖5 IRR 5年.jpg

3.外幣保單的匯率風險:如果投保的是外幣保單,則要考慮未來領回時的匯差,舉例來說,10年前非常熱賣的澳幣或紐幣保單,隨著澳幣及紐幣持續貶值(近10年澳幣由兌台幣最高32元貶至20元;紐幣則由兌台幣最高26元貶至18元以下),對於要開始領回保單的保戶就有深刻資產縮水的感覺;
當然可能有匯兌損失相對也會有匯兌收益,但這樣的風險也是保戶在投保外幣保單時要納入考量的。

圖6 10年澳元.jpg

圖7 10年紐元.jpg

 

4.資金排擠效應:當收入有限的狀況下,如果買了高額的儲蓄險,會使可投入保障型保險的資金變少,而保障型保險又是剛進社會的新鮮人或是身為家庭支柱的一家之主最需要的,而儲蓄險在期滿或死亡前都需要持續繳費;
試想如果生病在醫院休養無法工作時,除了收入減少,又因醫療保障不足要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手上的儲蓄險尚未到期又需持續繳費,這樣就完全失去投保保險的意義了。

 

5.保險公司倒閉風險:以台灣來說,已發生數家經營不善的保險公司被接管的案例,像是幸福人壽、國寶人壽及國華人壽…等,但幸運的是都已經找到其他保險公司接手,保戶權益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還是要留意保險公司仍有倒閉的風險;
即使目前有一些財務指標可以衡量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但大部分保戶會使用到保險也許是在10年或20年後以後,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並非是現在的我們所能預想判斷的,所以投保保單適當的分散於不同的保險公司也是保戶需要考量的。 

 

6.保單借款僅適用於短期資金周轉:前文已對於保單借款做了簡單的介紹,大家可再參考有關保單借款的利率 各壽險公司保單借款利率一覽表 
從這個表可以看出,當初投保保單的預定利率越高,使用保單借款的利率也會越高,所以早期投保的高預定利率保單,現在借出來利率也很可觀;
以表中的臺銀人壽來說,預定利率5.25%(含)以上的保單,借款利率為6.7%,而目前房貸利率大部分在2%以內,如果是信用貸款,在稍有規模的公司工作且借款人並無信用瑕疵的狀況下,大概都可以借到4%左右的利率,以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用早期高預定利率的保單借款已不划算;
那如果現在儲蓄險的預定利率低,適合用保單借款嗎?這就要回到當初保儲蓄險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能定期存下一筆資金慢慢累積財富嗎?如果保儲蓄險是為了之後使用保單借款,不如在一開始就預留一筆另做規劃的資金。

 

重點整理:
1.不要盲目學習他人,同樣的投資策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不一定仍然有效。
2.儲蓄險在調高保障比率後,保價金累積到超過總繳保費的時間會較以往拉長,中途解約可能僅能拿回部分投入的解約金。
3.儲蓄險報酬率要看內部報酬率(IRR)而非預定利率、保險公司也有可能發生財務危機,而外幣保單要再另外考量匯率風險。
4.規劃保險應首重保障,有餘力時再規劃儲蓄險或投資險,切勿本末倒至。
5.保單借款僅適合短期資金之周轉,不適合長期投資規劃。

參考資料:今周刊、My83網站、Triple-I網站、比率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儲蓄險 保單借款 保險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lliampydealer 的頭像
    williampydealer

    williampydealer的部落格

    williampy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